电子娱乐城

当前位置: 电子娱乐城 > 团学工作 > 共青团工作 > 正文

昆工青年心向党 挺膺担当建新功|昆工青年 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展播(一)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07-15 】

7月5日—9日,mg娱乐城 暑期“三下乡”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电子娱乐城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赴楚雄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2024年6月21日,mg娱乐城 电子娱乐城 (产业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信自100报告厅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婷婷老师、学院团委全体老师及所有实践队员参加了本次出征仪式。出征仪式上,党委副书记郑婷婷对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做动员讲话并提出了三点要求。本次出征仪式让实践团队成员们更加明确了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1. 共建实践基地 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7月5日,实践团队前往楚雄分局水文信息中心,与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楚雄分局签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合作协议并进行授牌,旨在通过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实现校地双方互利共赢,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青年学生利用自身专业特色助力乡村振兴的渠道,还加强了校企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了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2. 青春走进水文 守望江河湖畔

2024年7月6日,实践团队前往楚雄州境内最早设立的国家基本水文站——楚雄水文站。在水文专家的引导下,团队成员深入了解水文站如何精准记录、分析河流流量和水质变化等关键数据,以及这些关键数据在气候变化研究和水资源管理中的至关重要性。这次实地参观不仅有理论学习,还有现场操作设备的实际演练环节,让实践团队成员对马龙河流域水生态的科学观测有了一定的认识。

3. 青春筑梦青湖 实践绘就振兴

2024年7月7日,实践团队成员前往位于金沙江一级支流龙川江干流上的大(2)型水利工程——青山嘴水库实地参观学习,并跟随专家们参观水库的枢纽工程。在水文专家们的引领下,实践团队成员近距离观察水利工程,特别是核心枢纽部分的设计与运作,并深入了解了水库的功能定位,即水源调节、防洪减灾以及电力生产的多重作用。此次参观学习让实践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关系。

4. 科技提供支撑 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8日,实践团队前往双柏县小龙潭(二)水文站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该水文站引进的双轨式雷达波流量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运用了雷达波技术,能够实时、精准地测量水体流量,极大地提高了传统水文监测的效率和精度。实践团队成员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逐步掌握了系统的运作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处理以及自动化报告生成等关键环节。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实践团队成员亲身体验科技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5. 深入马龙流域 体会奋斗精神

2024年7月9日,实践团队前往双柏县红河流域元江水系一级支流马龙河下流流域进行实地参观调研。王剑平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水文缆道流速仪的工作原理,让实践团队成员明白这一高科技设备是如何通过捕捉水流速度变化,精确计算出河流的实时流量数据。此外,实践团队聆听了楚雄水文人的亲身讲述他们的日常工作,每一次精准的测量,每一滴汗水的背后,都是水文人对水源安全无微不至的守护和对职责无比认真的态度。通过这样的直接互动,实践团队深受鼓舞,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将这种对工作和社会的奋斗精神融入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中,成长为能够承担时代重任的新时代接班人。

在历时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电子娱乐城 (产业学院)携手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楚雄分局围绕“青春走进水文,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开展了系列水文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双方共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通过实地考察和技术交流,展现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实践团队也在亲历楚雄水文站、小龙潭水文站的水文监测技术中,体验到科技驱动下的水文的精准自动化管理模式;在马龙河流域的实地探访中,实践团队既学习水文专业知识,又受到楚雄水文人敬业奉献精神的感染。此次融合了理论与实践的暑期社会实践之行,不仅有助于提升了实践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也培育了他们服务基层、助力地方发展的责任感意识。

团队成员心得体会

1.成员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今天,我与团队成员一起踏上楚雄这片土地,去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的科技融合。漫步在青山嘴水库大坝,望着这片宁静美丽的水域,我切实感受到,从水资源管理到农业生产,从生态环境保护到灾害防控,水文监测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我也将不断学习创新,积极投身于科研前线,努力提升水文创新为“兴水润滇”的服务能力,感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脉动,见证科技创新如何为乡村带来繁荣与希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实践团队成员陈健雄

2.成员二: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跟随实践团队来到了云南省楚雄市彝族自治区,我了解到当地的科技如何赋能水蒸发的测量自动化,水速水质水情的科学观测,使水文人对数据的掌握更加准确,对水情的把握更加及时。通过这次活动,我也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专业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锻炼等。同时,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那就是要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实践团队成员彭湃

3.成员三: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楚雄水文人的誓言,我为之深受感动。在这里,我参观了现代化的水文监测的设备,体验了智能化水文;走近水文站,感受在险峻山势与复杂水情中的“九分山水一分坝”;体会水文人“栉风沐雨,不忘初心;把脉江河,守护安澜。”助力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以吾辈之力,助力产业振兴,积极投身于实践中,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千里江河安澜;以吾辈之青春,共筑乡村振兴美好未来。

——实践团队成员李欣俊